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督导工作计划及考核标准
各系、各督导员:
根据学院2019年度工作计划和处室工作计划,为做好本学期教学督导工作,现就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目标任务
每名督导员听课安排不少于60节,说课安排不少于40节,集中反馈不少于70节,单独反馈不少于30节。
二、工作要求
1.督导秘书协助各组长合理安排听课、说课及反馈时间、地点和人员名单。
2.各督导组长负责通知本组督导员,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督导听课。
3.各位督导员请认真学习《听课评价标准》、《说课评价标准》,按标准及时打分,并撰写教学评价表,每周一报。
4.督导秘书及时整理每周课堂督导情况,形成简报,报送分管院领导、反馈到各系部、处室,以便及时改进工作。
5.学期督导完成,在期末考试周,每名督导员交工作总结1份。
三、考核要求
对督导员实施岗位绩效考核,优秀者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学督导员”(盖质量管理处章),给予所在系教学督导绩效考核项目另加2分,并建议推选该教师为系当年度“学院优秀教师”。优秀教学督导员比例为院督导员人数的20%(四舍五入)。
附件:
1.督导工作考核标准
2.督导分工安排表
3.听课评价标准
4.说课评价标准
质量管理处
2019年3月12日
附件1 督导工作考核标准
序号 |
考核内容及标准 |
分数 |
1 |
担任督导组长1,一学期计8分。 |
|
2 |
课堂听课节数,1节次,计1分。 |
|
3 |
听说课节数,1人次,计0.5分。 |
|
4 |
反馈节数,1人次,计0.5分。 |
|
5 |
听课记录、评价反馈表与以上1-4项,相符计10分,基本相符7分,差别较大计0分。 |
|
6 |
按时报送听课情况,每周五下午5:00前报送,准确无误计3分,重报1次、迟报1天计0分,重报2次,迟报2天,扣5分。 |
|
7 |
督导工作总结按时提交10分,迟交3天计5分,不交计0分。 |
|
8 |
发表教育教学经验性文章、研究性文章,院报每篇计2分,地市级以上报刊杂志每篇计3分。 |
|
9 |
指导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获校级教学能手1人及以上计5分,省级三等奖1人计8分,省级二等奖计15分,省级一等奖计20分。多人辅导均分。 |
|
10 |
服从安排,协助质量管理处修订、审阅有关临时性档案材料,酌情给予3分、2分、1分计分。 |
|
合计 |
|
附件2 督导分工安排表
分组 |
督导人员 |
督导系 |
人数 |
1组 |
张翠芝(组长) 陈增吉 邓中国 刘宏伟 刘 伟 |
机电工程系 |
12 |
信息工程系 |
29 |
冶金与建筑工程系 |
27 |
师范教育与艺术系 |
31 |
小计 |
99 |
2组 |
柴振忠(组长) 房爱英 魏玉琴 杜丽娟 倪铁颖 |
机械与汽车工程系 |
11 |
经济管理系 |
24 |
商务管理系 |
17 |
医学技术与护理系 |
30 |
学院机关兼职教师 |
27 |
小计 |
109 |
说课地点:办公楼617,反馈地点:办公楼319。
督导秘书:李晓静
联系电话:6427296(2296)、5877296(5296)
附件3 听课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
评价标准 |
标分 |
成绩 |
教学态度 20分 |
为人师表、治学严谨、管教管导,教书育人并重。 |
5 |
|
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授课内容与教学计划相符合。 |
5 |
|
使用普通话教学。 |
5 |
|
课前教学仪器设备、教学材料等准备充分。 |
5 |
|
教学内容 20分 |
以职业活动、工作过程为导向选取教学内容,专业课程重在以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根本选取教学内容,基础课既要注重基础培养,也要注重以“应用”为目的选取教学内容。 |
10 |
|
课程教学需要适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社会道德、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情感教育等相关素质教育内容。 |
5 |
|
课程教学要注重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培养。 |
5 |
|
教学方法 30分 |
落实专业培养要求和课程目标要求,采用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积极推进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等方法,实现“做中教,做中学”。 |
10 |
|
积极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运行现代教育技术辅教助学。 |
10 |
|
教师在努力实施职教课程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单元教学富有特色。 |
10 |
|
教学效果 30分 |
学习方法指导得当,教师教学体现六引导:向“项目教学”上引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上引导、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上引导、向激发学生兴趣上引导、向能力本位上引导、向课程目标最优化上引导。 |
10 |
|
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学生主体体现明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明显。 |
10 |
|
学生出勤率高,有成果导向作品。 |
10 |
|
得分 |
|
附件4 说课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
评价标准 |
标分 |
成绩 |
课堂教学 目标20分 |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能力目标结合职业岗位需求确定,能力目标描述明确、具体、可检验。 |
10 |
|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确定知识、素质要求,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描述清楚。 |
10 |
|
课堂教学设计 30分 |
能力 训练 项目 和任务设计 |
训练项目的设计充分结合教师参与企业实践获取或搜集的企业项目,并进行适合教学的改造,能力训练项目与能力目标的训练要求相符,项目设计具有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覆盖性、趣味性、挑战性、可行性。 |
10 |
|
教学设计注重任务驱动,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任务编排合理,训练任务安排递进层次清晰。 |
5 |
|
教学 内容 组织 |
教学内容的选择重在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职业活动、工作过程为导向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10 |
|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来展开,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
5 |
|
课堂教学实施 40分 |
说能力训练过程 |
能力训练过程设计合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训练项目和任务安排数量合适,可操作、可检验;能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需要和学生特点灵活选用项目教学、案例分析等多种合适的教学方法,实现“做中学、做中教”。 |
10 |
|
理论与实践结合,认知过程符合初学者的认识规律,知识围绕应用展开,项目完成后有系统知识的归纳,突出知识为项目服务。 |
10 |
|
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
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运用案例法、小组讨论法、展示法、启发式、角色扮演、教学做一体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和过程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讲解符合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精确、由感性到理性的初学者认识规律。 |
10 |
|
善于运用多媒体和仿真软件等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积极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
10 |
|
课堂教学效果 10分 |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精讲多练,注重课堂教学互动,合理运用课堂教学互动。学生出勤率高,作业提交、完成率高,达成了基于成果导向作品。 |
10 |
|
得分 |
|